当前位置: 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北京已成全球创新网络重要力量
发布时间:2024-04-12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2023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1700项;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8536.9亿元,在全国占比13.9%;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10万项,与2014年相比增长近6成……昨天,在“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题采访活动中,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介绍了本市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十年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力量。



市基金资助科研项目近1700项



  在全国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率先建成规模最大的评审专家库、最为齐全的学科布局体系,全面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以探索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经费使用与管理机制……作为首都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市基金年度经费规模由1990年的150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6.82亿元,资助项目数量也由100项提高至近1700项。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淳杰是市基金杰青项目的负责人。“编制预算时,我们为图形处理器(GPU)采购预留了10万元经费,没想到2021年GPU价格突然大涨,费用翻了四五倍。”他表示,在传统经费使用模式下,这批设备的购置将相当困难,得益于“包干制”简化审批流程,设备采购及时到位,科研工作顺利推进。

  “未施行经费使用‘包干制+负面清单’时,有超过20%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过至少1次经费调整。”市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包干制+负面清单”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能让他们从编制、调整预算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投身科研。

  自2014年起,市基金还试点企业联合资助等模式,10年间累计吸引外部经费约11.4亿元,今年力争达到5亿元。市基金的大力资助,推动了基础研究成果的密集产出,2022年,本市以约1%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产出了约6.2%的高水平论文。

  顶尖的成果,成为了本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2023年,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了“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10万项,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相比2014年分别增长了58.4%、172.2%。



科研与工程协作跨越“死亡谷”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如何跨过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是一项困扰全世界的难题。

  “如果只是把专利买走,企业无法独立完成很多产业化工作,不利于后续成果转化。”北京工大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文斌深有感触,他所在的研究团队聚焦半导体激光器研究20余年。“在实验室,激光器只需在室温环境下达到技术标准即可,但用户需要在零上四五十摄氏度、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使用,产品必须实用可靠。”

  秦文斌提到了一个细节:激光器内的镜片原本安装在高精度镜架上,要形成适应性强的产品,必须换用结构更简单的镜架,镜片也要经过高低温冲击处理释放应力。“这在技术上并不新颖,但它是生产合格产品的必备步骤。”秦文斌说,成果转化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工程师通力合作,修正原有技术方案,使其更贴合市场需求。

  科技成果完成人先取得知识产权,再与学校以知识产权共同作价入股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北京工大亚芯成为了本市首例采用专利赋权改革试点政策,通过专利作价入股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并落地北京的企业。

  从“有的转、有权转”到“愿意转、转得顺”,《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在全国率先明确给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其实是把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利,切实落在科研人员的身上。”秦文斌说。

  北京工业大学就是本市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单位之一,在本月底即将举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上,该校还将举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为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和杰出企业家搭建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聚焦未来产业6大领域的科技成果进行创新展示,力促产学研融合。



成果转化推动高精尖产业腾飞



  机器人产业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作为工业机器人运动“关节”的RV减速机是关键核心功能部件,其成本占到整机的40%,但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迅猛增长,“关节”国产化势在必行。

  此前,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跃明已实现了RV减速机的正向设计,要进一步实现其国产化制造,需要突破关键制造工艺。围绕这一需求,智同科技“发榜”,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姝婷“揭榜”。项目最大的难题是攻克摆线齿轮制造工艺,其制造精度达4微米,大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纪姝婷带领团队从最底层的刀具设计开始,实现关键工艺的国产化。

  然而,加工一套刀具成本要几万元,底层工艺开发困难重重。“企业负责人的一句‘实验哪有第一次就成功的,你就放心去试’,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特别感谢他们的信任。”纪姝婷说。

  随着新工艺投入生产,国产高精密摆线齿轮的成本将缩减至三分之一,生产效率提升2至3倍。现在,智同科技的工业机器人“关节”已经实现年产能15万台,约90%的头部机器人企业予以采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当前,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新材料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子”之首,将加速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瞄准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同时,将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来源:北京日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