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新年展望:2023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2023年,什么技术影响我们商业?什么技术又会改变市场格局?
在2022年12月29日,以“共赢主航道:面向数字经济的能力与创新”为主题的2022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七届通信技术年会在线上举行,作为大会的重磅环节之一,2023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正式发布。
作为通信产业年度方向标活动和跨年思享会,由通信产业报社主办的2022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七届通信技术年会以“共赢主航道:面向数字经济的能力与创新”为主题,将邀请主管部门领导、业界大咖、运营商和产业链企业高管、资深专家等,凝聚“政、产、学、研、用”的各界力量,分析当下、前瞻趋势,聚焦热点、关注焦点,直面大变局下行业创新与企业机会,共享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智慧,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与商业判断。
作为坚持17年的趋势发布,信息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以它的权威、专业、前瞻赢得了产业链广泛认可。每年大会发布的趋势判断,代表了《通信产业报》全媒体在凝聚产业共识基础上对未来一年技术市场方向的前瞻。
技术是通信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为更好做好“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的调研、分析和引领性、专业性,加强与产业链的互动与参与,《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特别邀请了产业链一线资深专家联合提名2023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参与2023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的专家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专家委主任陈山枝;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经理、通信技术研究院院长窦笠;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部总监曹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向际鹰;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瑞春;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浩博;上海诺基亚贝尔首席技术官胡旸;亨鑫科技总工程师华彦平;俊知集团副总经理、毫米波首席技术官肖可成;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欧阳晔;中赫集团副总裁葛颀;工信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排名不分先后)。
在整合一线专家意见基础上,在2022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正式发布2023通信产业十大技术趋势。
随着物联网连接规模的蓬勃增长,设备长续航、免维护、易部署等需求日益强烈,RedCap作为3GPP R17阶段专门立项研究的一种5G关键新技术,通过简化终端天线数、缩减收发带宽,实现成本和尺寸的大幅降低,同时,RedCap支持网络切片、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等5G原生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连接规模的蓬勃增长,设备长续航、免维护、易部署等需求日益强烈,对应的零功耗、低成本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产业研究的热点,随着3GPP开启“环境使能无源物联网”研究,标志着物联网零功耗通信技术迎来新的发展阶段。2023年,无源物联网将从通信性能提升、系统效率优化、 通感功能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迭代与演进,实现与蜂窝网络的深度融合,打造具备低成本、零功耗、易部署等特点的新型物联网通信网络,赋能千行百业,开启物联网千亿级连接市场,构建万物互联新时代。
随着云网融合、算网一体的加速演进,以网调算、以网融算、以网强算,通过网络对算力的感知、触达、编排、调度能力,将为为用户的计算任务提供灵活、实时、最优的算力资源。在“双碳”和“东数西算”战略下,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能力是构建在“网络能力”和“计算能力”两个维度上,未来“网络”和“计算”仍将相互交织、迭代增强,最终形成一个内生系统的发展双核,随着海量终端接入和更多场景化应用的兴起,梯次布局、立体分层的算力网络体系雏形初现,中心与边缘呈现出协同发展态势。另一方面,确定性网络是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算网融合走深走实,算网基础、算网大脑、算网运营协同推进,推动算力网络实现云-边-端anywhere与anytime的多方算力需求,加速确定性网络进入产业应用快速转化期。
当前,信息通信网络通过引入各种异构硬件来实现极致的性能与极高的智能,然而不同厂商的异构芯片架构千差万别,致应用被锁死在某一芯片厂商构建的生态竖井之中,无法实现跨厂商跨架构的灵活部署迁移,算力原生通过将原始程序转译成中间元语格式的原生程序,并通过原生运行时将原生程序与各芯片工具链提供的标准库文件进行链接,实现一套应用代码跨架构迁移部署,作为我国原创提出的技术理念,算力原生当前已成为产学研各界研究的热点,算力原生将有助于构建算力网络全局泛在融通的算力基础设施资源池,真正实现应用的一次开发,全网任意部署迁移。另一方面,通信编解码在移动通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算法包含大量的矩阵运算,存算一体技术颠覆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具有大规模并行矩阵处理能力,能有效地满足FFT变换、LDPC码、Polar码、Turbo码等主流通信编解码算法的算力需求,更兼具高算力、低能耗、低成本、自主可控等优势,2023年,存算一体技术将成为5G和6G通信编解码加速的新型解决方案,助力通信领域的国产化、低碳化和智能化。
作为继UGC、PGC之后新型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AIGC(人工智能创作内容)正在以云端深度机器学习、多模态能力、低门槛部署、零技能应用和海域场景适配走进百行千业,成为数字时代人人可用、人人会用的数字化生产力大杀器,另一方面,体系化人工智能具备体系、易用的特点,突破AI单点应用的局限,形成以业务场景为主导的体系化的AI能力赋能体系,将AI技术深度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中,无缝衔接各类场景流程,无感使用各种AI能力,以满足日益丰富的数智化业务需求 ,同时确保AI业务可信可控安全,2023年,体系化人工智能将提供泛在、易用、安全、便利、边际成本低廉的AI服务。
车联网是信息通信、汽车、交通行业融合的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依托5G和C-V2X车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与无人驾驶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战略,也是交通行业变革和智慧城市发展技的必然要求,C-V2X车联网产业将步入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等实际需求为主导的应用实践新阶段,2023年,在车联网提升驾驶安全、改善交通效率及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网联化和智能化将深度融合,逐步向支持实现自动驾驶应用演进,并衍生出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等交通治理、交通碳中和等新型应用,通过“应用场景牵引、基建适当先行”的发展思路,我国C-V2X车联网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闻库,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山东省电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山东省数据通信局局长,邮电部、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司长、司长,致力于科技创新、网络提速降费、电信普遍服务、IPv6规模部署、3G/4G/5G产业推进、电信领域改革开放等工作,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现致力于信息通信标准化事业,积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陈山枝,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科集团)副总裁、专家委主任、总工程师,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期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与管理工作等。作为负责人主持过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课题,为实现我国“4G并跑、5G引领”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目前研究主要包括:6G、车联网、卫星移动通信。
曹畅,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部总监,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算力网络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TC610“云网智联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开放网络设备组组长,TC621“算网融合技术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算力网络组组长,TC614“网络5.0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架构组副组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算网融合标准推进组副组长,曾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专业领域为IP网络宽带通信、SDN/NFV、算力网络与网络编排管控技术等。
向际鹰博士,现任中兴通讯公司首席科学家。先后从事3G、4G、5G、B5G,6G相关研发工作,熟悉基带、射频、软件,网络、器件,先后提出和推动SDR、Cloud Radio、局部动态Mesh、Pre5G、矢量处理芯片架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多项。并先后获得中国通讯产业技术贡献人物、中华杰出工程师等称号。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多项,代表公司在国际会议和论坛上多次发言。
王浩博,爱立信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历任爱立信中国技术部副总经理、爱立信中国移动业务部首席技术官。曾在跨国通信企业的研发、市场、营销、咨询等国内海外的岗位有着超过15年的行业经验。研究生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九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及巴黎国立电信学院通信专业,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华彦平自2014年加入亨鑫科技,带领团队将天线业务从不到1000万拓展至目前的4亿左右,成功实现天线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研发团队由2014年不到10人发展至现在的45人,并打造成能够打硬仗、攻坚仗的作风过硬的研发团队;产品系列由2014年的一个系列、三款成品,拓展至目前的五大系列、260多款产品;行业地位由原来的末位提升至二类领先者。
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天线及射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公司级年度技术创新奖、集团级年度技术创新奖、中国通信学会天线与射频技术委员会委员、公司管理创新奖、亨通集团30周年“杰出贡献奖”等多个奖项和荣誉。
肖可成博士长期在日本及美国学术研究机构及企业从事微波毫米波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作。自博士论文到任哈佛大学南极远程亚毫米波天文台(ASTRO)科学家期间就长期致力于亚毫米波超导SIS混频技术及太赫兹接收技术的研究,在杜克曼工作期间也和美国国家计量标准局(NIST)合作进行了大量5G毫米波无线通讯信道特性和大规模天线信道模拟器的研究。肖博士于2019年9月入职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及毫米波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公司5G毫米波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欧阳晔,博士,IEEE Fellow, Verizon Fellow,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
欧阳晔博士目前在我国最大的电信软件公司亚信科技(1675.HK)担任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研发与创新工作。加入亚信之前,任美国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电信集团通信人工智能系统部经理及Verizon Fellow。欧阳博士在ICT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与大型团队管理经验,研究领域专注于移动通信、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领域的研发创新与商业化。
工体元宇宙GTVerse首席架构师
葛颀,通信业资深人士,高级工程师,中国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手机元宇宙创新倡议MMI联合发起人、工体元宇宙GTVerse首席架构师、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党建研究中心秘书长、区块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资委央企投资协会数字经济首席专家、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论坛成员、盘古智库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
温晓君,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Wolfson微电子全额奖学金),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博士后。从事电子信息产业及视音频、先进计算、5G通信、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产业和政策研究,兼任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副秘书长。参与和主持电子信息、信息产业相关“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数十项,在核心学术期刊和省部级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个人专著一部,接受央视、人民网等央媒采访十余次。
四川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丹佛大学短期访问学者,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工信部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1996年加入通信行业从事通信产业一线采访。2002年加入通信产业报社,专注通信产业的产业分析与宣传报道,长期关注通信产业发展与变革。见证1996年以来的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参与、策划、主持通信产业若干重大事件的解构与影响力报道,撰写大量产业报道与评论。是信息通信业“新闻推动产业”的一线践行者。
1.R17标准冻结 四大场景深化 5G加速走出“传统通信”
2.算网一体走深走实 “算力”成建网第一驱动力
3.从传输接入光纤化到传送节点光交化 全光网2.0加速到来
4.节能技术全域渗透 “智能+”绿网络成建设刚需
5.“零信任”与增强隐私协同 数据安全破局“好用与保护”之困
6.从碎片化到深融合 通信网智能化成建设标配
7.高带宽大流量需求加速 800G硅光迎创新热潮
8.数字孪生应用提速 “元宇宙”概念助推数字世界构建
9.赋能数字化深度转型 融合性集成化数字交付成信息通信服务关键
10.标准工作实质启动 专利竞争博弈加剧 6G图景渐行渐近
1.升级用户体验 深化行业融合 5G创新步入价值兑现时代
2.与5G同生共促 云网融合成电信业深度转型大方向
3.迎技术发展拐点 边缘计算走进舞台中央
4.400G商用800G初现 光传送网向超高速挺进
5.新基建政策助推 卫星互联网迎新发展
6.安全场景“繁复化” 量子互联网迎发展“窗口”
7.挺进5nm、软硬件协同、泛终端爆发终端设计步入5G“深水区”
8.应对高速率高价值场景 硅光子器件产品商用加速
9.多维技术融合乘数效应凸显 工业互联网走向实践深耕
10.紧贴DICT深度融合主线 6G研发打响“发令枪”
1.R16冻结R17就绪,5G to B时代真正来临
2.从试商用到商用,边缘计算不边缘
3.控制面集中 转发面下沉,核心网演进助推网络更开放
4.多连接技术并存 AIoT走向普及,BIoT成新亮点
5.深度学习演进提速 智能语音更加成熟,AI安全隐患凸显
6.搭建BaaS平台,区块链即服务加速应用落地
7.从被动到主动,网络安全防御走向AI化、平台化
8.5G成标配 显示影像常态化进阶,手机设计稳中有变
9.5G与AI加持,工业互联网从建好平台迈向用好平台
10.从使能技术到转型新范式,数字孪生成数字社会新方法论
1.全部标准冻结、端到端系统成熟,5G全场景预商用来临
2.网络管理AI化,通信网奔向“自动驾驶”
3.业务统一承载、应用智能管理,网络云化持续深入
4.AI赋能、SD-WAN业务优先,网络重构紧跟5G商用步伐
5.迈向更大带宽、满足更高容量,5G承载网全面提速
6.商业模式明晰、生态日趋成熟,边缘计算按下加速键
7.突围智能传感、迭加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走向纵深
8.从C-V2X驶向5G-V2X,车联网渐入佳境
9.标准完善、核心器件突破,量子通信应用深入
10.标配5G、AI定制、可折叠屏量产,手机设计新趋势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