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业管理>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入世一年 IT业回眸
发布时间:2002-11-22      来源:      阅读量:7      分享:

2002-11-22 09:44

  从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日子(2001年12月11日)算起,已经近1年。在这1年中,人们原先担心受冲击很大的IT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国内的IT企业受到了哪些挑战?又有哪些提升和发展呢?  

  电子制造业:瞄准世界工厂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应该说并不惧怕竞争。它是在强势洋品牌的重压下成长起来的,已习惯了市场竞争的态势。而且我国电子制造业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已相当之高,加入世贸这1年来市场竞争强度并没有太大的增加。

  但是,过去国外电子制造企业或者是进口设备,或者是与国内企业合资进行加工制造,实质上的产品研发比较少。但加入世贸后,国际厂商正纷纷把研发机构设在我国,利用我国的人才资源和低劳动力成本来提升其竞争能力,甚至开始兼并国内一些企业。“市场竞争的局面更复杂、更激烈,竞争的领域也趋向多元化”,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手机领域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等,通信设备领域的北电网络、朗讯科技、阿尔卡特等,芯片领域的英特尔、威盛等,台式机领域的戴尔、惠普等,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广达、仁宝、华宇、华硕等,1年来均追加了在中国的投资,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和研发实力。甚至有传言,三星、LG等韩国企业,准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把公司总部搬到中国。LG目前已投资数十亿元,在北京兴建LG大厦。

  对于国内的电子制造业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方面,凭借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工业配套能力强、国内有广阔的市场、国外资本持续大量涌入等诸多有利因素,我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IT制造中心之一。

  挑战方面,随着国际巨头们本土化的不断提高,它们正与国内企业进行近距离的交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单纯以产品组装和加工为主的企业,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乃至被淘汰的地位。

  好在国内IT企业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并没有为成为全球IT制造中心之一而沾沾自喜。在充分发挥低成本、本土化营销等优势的同时,着重进行技术研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进而问鼎核心技术。

  比如说通信设备领域,目前中兴和华为在下一代网络、3G等前沿产品的研发方面,已不逊色于国外公司。比如说芯片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已相当于英特尔奔腾二代的水平。比如说电脑整机领域,联想在把握中国用户需求方面甚至已超过国外公司,其商用PC和家用PC今年双双获得英特尔的创新大奖,一推出就受到市场的追捧。比如说高性能计算领域,联想推出的深腾1800,计算速度位居全球第24位,前23位被美国和日本所占据。

  去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总产值为1.3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65万亿元,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网络软件业:找准优势突破

  加入世贸这1年来,国外的网络巨头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动作。AOL和联想的合资网站悄无声息,雅虎、微软MSN、亚马逊、ebay等也没有启动其中国攻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的网络业低迷,巨头们正忙于自身调整,消化前两年网络泡沫带来的影响。

  但国内的网站并没有闲着。在经历了网络泡沫之后,网站们正变得务实和理智。它们不再热衷于概念炒作,而是脚踏实地做事,寻求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探索盈利之道。一年来,宣布盈利的网站已有不少,如门户网站中的搜狐、旅游网站中的携程、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卓越等等。在把庞大的用户群转化为现金流方面,国内网站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大环境方面,国内的网民总数仍在持续增长,目前已近5000万。网络广告、网上购物、收费信息服务等,已逐渐被网民所接受。国内的网站不再“赔本赚吆喝”,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过,和国外网络巨头相比,国内网站无论是在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还是用户规模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为此,绝不能掉以轻心,而应抓住这段宝贵时间壮大自己。

  软件业方面,国内软件业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但仍缺少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企业级管理软件等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域,基本还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加入世贸一年来,微软、甲骨文、SAP、CA等软件巨头,均在中国加大了研发力量和本土化进程,在牢牢把持其传统优势即高端市场的同时,把市场触角伸向了中低端市场,和国内软件企业的面对面交锋已不可避免。

  对此,国内软件企业一方面利用成本、服务、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力争维护中低端市场;一方面也没有示弱,开发出企业级的高端应用软件,如ERP、CRM等,要到行业市场分一杯羹。用友、金蝶、创智、东软、瑞星等表现较为抢眼,在高端市场已站稳了脚跟,有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和核心技术实力。

  对于国内软件业的发展前景,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从市场发展情况看,传统软件的市场垄断格局正受到挑战,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是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和互联网的普及,直接引发对软件产品的新需求,软件产业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从面向单机转为面向网络,这给软件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二是后PC时代的到来,使得接入终端设备多样化的趋势加快,软件产业形态及其商业模式将随之发生变化;三是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已得到众多硬件和软件企业的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四是服务已经成为软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其相关的系统维护、咨询、系统集成、资源外包、教育和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同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软件业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环境、软件出口、人才培养、资金支持、骨干企业和名牌软件产品培育等方面,我国政府均下了很大功夫,并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出台。

  根据发展目标,到2005年我国软件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其中国产软件和服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软件出口达到50亿美元,形成若干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

  电信运营业:风景这边独好

  和全球电信业的一片低迷相比,我国今年的电信业发展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截至目前,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2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近1.9亿,已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电话用户总数最多的国家。

  记得入世谈判中,电信业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人都在担心,一旦市场放开后,我国的电信运营业会不会被冲垮?事实证明,加入世贸一年来,“我国电信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了稳健务实的发展(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语)”。

  这一是因为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电信业由于盲目扩张、过度竞争、过度投资、拍卖3G牌照等问题,导致企业效益下滑,经营亏损,股价暴跌,裁员浪潮此起彼伏。举例来说,美国《商业周刊》2001年度全球信息产业排名中,亏损前10名的企业有9家是电信运营企业,1家是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电信巨头们正忙于自身调整,尚无力抢滩中国市场。

  二是因为我国政府在谈判时为电信业留下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先是开放电信增值业务,后是电信基础业务,而且分时段、分地域,规定最高合资比例等等。这一年,不少跨国公司尚处于观望阶段,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三是因为国内的电信企业正苦练内功,主动应对。经过新一轮的拆分重组,我国已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4大运营商并肩的市场格局。随着移动、联通和电信陆续在海外上市,国内电信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经营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竞争手段上,价格战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运营商们更看重服务创新和新业务开发。每个用户都有亲身感受:如今的电话不仅仅是简单通话而已,还可以上网、发短信、游戏、炒股等等;如今去营业厅,已很少有冷冰冰的面孔,而是友善且个性化的服务。

  采访中,各大运营商老总均表示,加入世贸后肯定有压力,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或资金上的,而更多是服务理念及服务方式上的。服务将是一个竞争焦点,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创造出差异性,才能领先对手,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加入世贸一年来,总体来看,我国IT业保持了稳步健康的发展,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或是一蹶不振。但我们绝不能沾沾自喜,应该看到国际巨头们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把重心完全转移到中国,更为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还在后面。国内企业应抓住这段宝贵的缓冲期,在规模生产、技术研发、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去,自如应对加入世贸带来的挑战。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