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我是如何考上国家公务员的
摘自21世纪人才报
编者按:自本报上期刊登《中组部、人事部人才录用考试公告》后,不少有志于参加此次公务员考试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询问有关详细情况,特此编发此组稿件,以飨读者2002年5月底,我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录取为公务员,现在已经正式参加工作。回想整个考取公务员的过程,几经波折,几分幸与不幸,真是人生中一次特殊而宝贵的经历。
笔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备考,我终于走进了考场。12月15日上午8时30分考《行政能力测验》,题目做到后半部分,我突然发现出现了不定向选择题,事先并没准备。我镇定一下,尽力考虑周全。涂完卡后我又检查了部分题目,到时间交卷。走出来听很多人议论没有答完,而且不定向题目也没把握,我心里略微宽慰。
下午1时30分考《申论》。看完资料,我就有了头绪,是关于我国互联网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我这个网络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我在头脑中构思了轮廓,一气呵成大小两篇文章。写完后,看看表,才用了40分钟,我检查了几遍,觉得即使要修改也已经白纸黑字没办法修改了,便准备交卷,但监考老师不让提前交卷。我只好反复地看,直到打铃。终于考完了,感觉好像从战场上下来。
1月底,我从中国人事网上查到了自己的成绩。《行政能力测验》:63.7分,《申论》:71分,总分为134.7分。我觉得不太理想。国家的分数线很快下来了:A类为125分,同时《行政能力测验》必须达到60分。我的分数都达到了要求,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2月我回家过年。25日我回到了北京,接到28日参加面试的通知。校友给我找了些往年的面试题目,我大概了解了命题方向。我还上网查了一些关于我国印刷管理方面的资料,以及公务员面试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第一次面试
28日上午,我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参加面试。
终于轮到我了。我走进会议室,微笑着向各位考官问好。坐在中间的一位中年女考官对我说:“首先,祝贺你顺利地通过笔试,获得面试资格,希望你今天能发挥出色,取得好成绩。”“谢谢。”我始终微笑。首先是自我介绍,我从思想、学习、在校工作经历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我是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优异,名列班级第一,英语通过了国家6级,在校担任过各种职务,这些都给我自身增加了无形的分数,而且我所获得的“北京市三好学生”的称号更是令考官们微微颔首。接下来的测试是预先设计好的一套面试题目,对所有参加面试的人都一样,根据不同方向的测试来体现你多方面的能力,并分项给分。
最后,考官问我还有什么需要说明的。我微笑道:“没有了,我只希望各位考官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走出来,我长吁了一口气,看看表,正好半小时。第二天,我就接到了校友的电话。他告诉我,我的面试分84.4分,排名第一,在所有的面试考生中也是名列前茅。但总分是第二,要两个人,应该没问题。我心里略有点遗憾,如果笔试分数高一些就更好了。但是只要被录取了也无所谓,以后努力工作就好了。
第二次面试
这时,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以为胜券在握,不再参加任何招聘,也不关心考研成绩,心想即使考上也申请为在职读研。系里的老师也都为我高兴,就等着送走我这个所谓全系最优秀的女生。可是几天后,我接到校友的电话,由于报考印刷司的前两名都是女生,综合考虑,从其他司调了一个男生,我这个第二名被涮了下来。我当时仿佛受到当头一棒,眼前一片黑暗。蛰伏了几天后,我重新振作,开始跑工作,很快有了几家接收单位。3月9日,我又突然接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电话。原来署党委办公室要补招一个人,他们准备从比较优秀的“落选者”中选拔,让我11日参加考试。
12时20分开始第二轮考试。每人一台电脑,规定在一个半小时内写一篇文章,题目是《浅析“精神文明建设”》,不少于一千字。坦白地说,这个题目不是很好写,看把握点放在哪里了。凭我在学校团委的工作经验,对简报、文件之类很熟悉,电脑操作也比较熟练,我在1个小时内洋洋洒洒打了近2000字。虽然也不是很全面,但我一时也没有太多的思路,就交卷了。其他人陆陆续续完成后,又开始了小组面试。我是第三个面试者。主要问题是围绕你对党的认识、对党务工作的认识等,还问了些个人爱好等。我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一直很放松。
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来,我干脆逛街去了。我几乎不抱希望,毕竟这是个要求很高的工作岗位,那几个研究生都很不错。
没料到,大约三天后,我竟然接到了录取通知。接着,我被党委书记找去谈话,那位老领导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他不仅对我将来的工作给予了指导和鼓励,还透露了我被录取是靠七分实力和三分运气的:一方面是第一次面试时各个领导很看好我,没有录用比较遗憾;另一方面,在11日那天的考试中,我在三关考试中逐渐提高了排名,虽然我的文章也并没达到他们期望的要求,但比较其他人而言,还有可取之处。最重要的是我的自信,使他们看到了年轻的希望和活力。老领导还指出了我的不足,要逐渐培养得更稳重、更干练。
经历了这样几番波折,我已经没有太多的激动和欣喜。但是我却百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坚信自己会不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