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业管理>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入世”后电信业的市场风险和制度风险
发布时间:2002-10-25      来源:      阅读量:20      分享:

——高仰止

(摘自《中国通信企业管理》)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关于利弊之争已告一段落,大体定格于“机遇大于风险”,也即利大于弊的共识上。 当前的问题是具体研究如何在“入世”后的新环境下,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以谋求电信业新的繁荣。我们一贯主张,利与弊是共生的,也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应对。只要我们的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就能够趋利避害,发扬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我们还同时认为,风险是现实的,而机遇则要依靠努力才能争取得来,所以应把防范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宁愿把风险与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周到一些,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取得主动。

  “入世”后电信业的风险是什么?一是市场风险,二是制度风险。市场风险需要防范,而制度层面的风险更应予以重视。下面试就这两方面的风险和防范对策分别说些看法。

(一)关于市场风险

为什么“入世”后电信市场看来相对平静?
外资在近期内大举冲击国内电信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原因是:
  第一,外资进军中国电信市场,至少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一是确定经营空间;二是选择合作伙伴;三是制订营销策略;四是做好人才准备。做好这几件事需要时间,尽管国外一些公司对此已做了不少工作,但许多事不是匆忙就定得了的。比如中国电信的拆分重组还刚开始,四大公司何时成为全业务公司以及新的移动牌照何时发放和花落谁家等等,现在都是未知数,国外公司又如何能确定它的合作伙伴和经营方针呢?

  第二,我国电信对外承诺的内容中,对于外商持股上限和过渡期的协议,对外商具有约束作用,特别是不准许外商独资经营电信业务和坚持我国国际通信的进出口主权的规定,对维护我国电信市场的稳定特别重要。有关执行承诺中的具体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法律解释。

  第三,全球电信业正处于萧条局面,由于网络泡沫破灭,许多国外的电信运营公司出现了大幅度亏损,因而对于在国外投资,特别是对于在中短期内不可能盈利的基础电信业务领域,一般均持谨慎态度,这种情况与一、二年前迥然不同。此外,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电信业尽管在技术、资金、管理上不如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但它有自己的优势:包括市场的先占优势、本土优势、网络规模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拿市场先占优势来说,我们已有3.5亿电话用户,你要夺我的用户就不那么容易,只能在发展新用户、特别是高端用户方面做文章;我们在自主研究开发新技术方面固然落后,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执行了“引进、合作、创新”三层次战略,发挥了后发优势,“入世”后可以更好地利用外部条件,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有些媒体宣传我国电信业在“入世”后会“不堪一击”,那是纯粹胡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对于“入世”后的电信市场,应当有充分的自信。

  这样说,并不是电信市场就没有风险了。相反,风险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从全球电信业的复苏、国外公司的战略调整、国内电信业的整合、投资环境的完善等方面看,外商投资中国电信业的高潮可能出现在两三年后。因此,抓住这几年的“缓冲期”,利用“入世”契机,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自身的比较优势,保持和巩固电信市场的主导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外商经营我国电信业的方式和特点
  外商投资经营中国电信业的方式,大体估计有这么几种: (1)利用国际出租电路与本地网络相连,与当地电信业建立战略联盟; (2) 投资中国电信企业的股票,直接或间接购买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股权;(3)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建立合资或合作公司;(4)对新兴信息产业或业务进行风险投资;(5)采用BOT方式,参与开#放中西部电信建设;(6)承揽电信建设的外包业务;(7)相互提供网络元素的出租业务。对于各种合作方式,外商在权衡利弊优劣,我们也要从当地电信业的发展利益和具体条件考虑,权衡利弊优劣,确立自身的方针。正如外商正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一样,国内电信企业也应主动探求国外的合作意向,寻找国外的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

  由于我国在“入世”承诺中只准许外商与中方合资经营电信,并由中方控股,因此外商不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电信市场竞争的主体,将是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入世”后的电信市场竞争,将表现为中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之间、中资企业与中资企业之间以及合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外商通过它所投资和合作的企业,在扩大电信市场中谋取自身利益,它的利益渗透在国内各电信企业的竞争中间。换句话说,它必须通过“内战”才能在竞争中谋取利益。这样,在国内电信业的竞争中便存在着国际竞争的影子,我们所指的市场风险也由此而来。

  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是“入世’后电信市场的两大陷阱,市场本来充满风险,开放后的市场更加充满风险。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特别需要防范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盲目扩张,重复建设。在前几年全球电信业发高烧期间,各国电信经营商普遍对电信市场期望过高,下大手笔进行豪赌,结果事与愿违。随着网络泡沫、宽带神话相继破灭,企业财务陷于困境。德、英、法、日、美等各大电信公司均出现大规模经营亏损,虽说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如欧洲一些电信公司主要因争购3G牌照而付出了数百亿美元之巨,而无法从市场上收到回报,但根本原因还在于3G市场估计失误。有一段时期,对于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等宣传过头,似乎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可以改变一切的时代。某机构曾在一份正式报告中扬言: 中国已进入了宽带时代, 中国电信的6000多亿元资产已统统成为垃圾。在这种浮躁盲进思想的支配下,出现了争相重复建设光缆网,争抢宽带接入地盘,不惜成本包装各种高端业务等现象,造成全国光缆网严重供过于求,大批资产埋在地下等待报废,许多新业务市场反应冷淡,投资无法收回的尴尬局面。如果说,国外的企业经营不好,可以破产的话,那么在我国则都是国有企业,经营再不好也会得到国家保护,所以更为可怕。

  毫无疑问,包括宽带通信在内的各种新兴信息业务是电信发展的方向,电信企业应当下大力气去研究开发,开拓市场。但是,企业经营毕竟要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技术上的先进性并不能保证商业上的成功。从我国情况来看,制约宽带业务的因素,一是内容,二是价格,这两方面跟不上,市场就很有限。可喜的是,在经过一段弯路以后,众多电信运营商终于醒悟过来,开始回归理性,使宽带通信重新走上务实发展的道路。

  第二,恶性竞争,搅乱市场。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还刚开始,但火药味已经很浓,有些竞争方式已经违反了游戏规则。我们可以在各大公司的对外宣传广告中,找出许多不符合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原则内容来。有的地区为了争夺客户,将移动电话资费降低到每分钟6分钱、8分钱,尽管可能有其客观背景,但显然搅乱了市场秩序。为了争夺市场,动拳动脚甚至动刀动枪的事件屡有发生。“入世”后,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如果过分沉溺在自相残杀的内战之中,那将对谁有利?

  我国的电信企业在产权体制没有改变以前,电信业的竞争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说白了只是由政府导演的一种虚拟的竞争,或者干脆说是一种伪竞争。明乎此,则各家公司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到底所为何来?!现在,许多企业中的明白人,懂得了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树立了新型的“竞合”思想,并提出了“合作高于竞争”的理念,将市场竞争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应当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怎样规避上述两方面的市场风险,办法无非两条:一是提倡理性投资,二是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营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遵守严格、公正的管制规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信市场。

(二)关于制度风险

  与市场风险相比,“入世”带来的制度风险对于中国电信业具有
更大的挑战性。如前所述,“入世”后的电信市场具有“国际竞争,
内战形式“的特点,只要我们头脑清醒,政策对头,措施得当,监督有力,始终保持理性,不误入陷阱,市场风险是可以规避的,而且可以化风险为机遇,把中国电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是,制度层面的风险是不能规避的,市场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政策和规则的全球化、产业结构的全球化、企业体制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等等,我们只能应付,而不能规避。而应对“入世”后制度层面的挑战,需要作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特别应当指出,我国是在市场经济尚不健全、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形态下对外开放的,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尽管20年来电信业发展迅速,但是电信的普遍服务目标尚未实现,地区间的发展显著失衡,电信立法严重滞后,有效竞争尚未形成,企业管理和改革强调中国特色多、强调国际规则少,这些在“入世”后势将受到冲击和挑战。
  制度层面的风险,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六项,即:电信政策和规则的全球化; 国有企业产权体制的改革;人才的争夺;电信普遍服务;网络和信息安全;腐败因素的影响。
电信政策和规则的全球化呼唤加快立法
中国已在基础电信协议上签了字,这不仅意味着在电信对外开放上作出了承诺,而且也在遵守电信服务贸易的国际规则上作出承诺。“入世”后,电信领域的国内政策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国内问题,而将演变为国际贸易问题。众所周知,WT0制订的政策和规则,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制订的,它侧重保护发达国家的利益。特别是美国,为了凭借其在电信技术和网络上的优势地位,加快扩展全球电信市场的步伐,近几年竭力迫使其他国家推行与美国政策标准相一致的电信政策,建立以市场开放为核心的全球化政策环境。
再拿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电信资费来说,我国长期奉行的交叉补贴政策,是WT0的规则所不允许的,因为它不符合各运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